韩国现代机器人应当如何从中国市场分一杯羹?
随着中韩两国关系破冰,作为韩国本土机器人市场占有率超过50%的现代重工,正在加大对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布局,先后在吉林、长春等地斥资两亿元设立生产基地,年产能达2000台。此外,现代还与哈工智能达成战略战略合作。
在日系已成市场主导、国产厂商快速崛起的市场局面下,现代机器人能否在我国获取商机?
从价格上看,韩国现代生产的机器人比传统的机器人“四大家”要低大约10%,与国内许多机器人厂家的产品价格的差距也不大,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现代机器人所擅长的领域——LCD面板制造,产品也有一定的占有率。据现代的**资料显示,韩国本土的8.5代以上LCD面板均使用了现代机器人,此外还和多家家电制造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因此,在传统的机器人“四大家”之后,韩国现代看上去有很大的机会成长为又一家极具影响力的机器人企业。但受制于产能和目前在中国国内的总体市场占有率,现代机器人还无法快速打开局面。
现代机器人的发展轨迹和国内机器人厂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均是在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下成长起来的。虽然当前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日系品牌的占有率和影响力都较高,但韩国现代并没有因此被扼杀。韩国目前是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高的国家,因此现代急需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否则假如韩国国内机器人市场出现增长乏力,现代将陷入较为被动的局面。因此,现代目标瞄准了中国市场。而国内知名的埃夫特、埃斯顿、新松等机器人厂家,也同样在开拓东南亚、南亚及非洲市场。
GGII认为,中韩两国产业布局的差异较大,韩国的产业集中度较高,在全国排名前200名的企业,产值超过整个韩国制造业的50%,而且大型企业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高,因此现代机器人在进入中国后会遇到较大的问题,因为国内许多中小型企业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人员结构、管理方法都和韩国存在较大差异,机器人的推广难度也较大。鉴于此,现代机器人的突破口应该是大型企业,而参照日本机器人厂家额方式,从系统集成商入手,现在有些为时已晚。
从韩国现代机器人近期在中国“动作频频”也不难看出,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已成为一众机器人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韩国现代此前在中国的表现并不显眼,更多的是与在华韩资企业进行配套为主,与中国的企业和系统集成商之间的互动较少。在中国机器人市场处于初级阶段的时候,韩系机器人厂商并没有把握时机,对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的爆发也未能提前布局。
从现代机器人的种种表现不难看出,韩国厂家正在寻求中国机器人业务的新增长点。现代机器人与国内企业合资建厂一事,和安川牵手长盈精密及美的所体现出的策略极为相似。大型外资企业想要加快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无外乎通过以下途径:成立合资公司,或是在中国设厂,以及和大型国企、各地政府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而韩国现代选择在长春设厂,不禁打破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业内“潜规则”,也能够很好的辐射其在东北地区的配套市场,其眼光也更为独特。
更多资讯:现代机器人